首頁 > 書畫 > 正文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來源: 文化視界 2023-11-06 08:34:07
聽新聞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展覽海報

2023年11月5日下午,藝術家許江的重磅大展“所念皆山”在北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第一和第二空間隆重開幕。

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學院、中國油畫學會共同主辦,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最葵園藝術中心聯合承辦。

開幕式由浙江省文聯書記處書記、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余旭鴻主持,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范迪安,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高世名,浙江省油畫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楊參軍,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本次展覽策展人彭鋒,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創始人鄭林,著名油畫家、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副主席、浙江省文聯主席許江先后致辭。原文化部部長蔡武宣布展覽開幕。

原文化部副部長、原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著名油畫家、中國美協名譽主席、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靳尚誼,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馮遠,中國美協副主席、原秘書長徐里,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原院長楊曉陽,中國美術館黨組書記安遠遠,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劉冬妍,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林茂,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山東藝術學院黨委書記王洪禹,中國美協副主席、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中國美協副主席閆平,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潘公凱,南京藝術學院原院長劉偉冬等

來自于全國各地的著名藝術家、文化界的朋友們參加了開幕式。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開幕式現場圖

此次展覽由彭鋒策劃,兩個空間各自以“葵園如山”和“所念皆山”為主題,共展出許江2000年至今創作的油畫和影像作品共一百余件?!翱麍@如山”是作者近二十年間的人生況味和存在歷史??麍@守望,反復吟詠,以歲月為筆,以滄桑入畫,葵是他的身世、他的心象、他的命運,是一代人的精神寫照?!八罱陨健眲t呈現了作者身即山川,于丘壑林木之間求真、求本、求心物。山水是他命中注定的歸宿,是他持續深入中國藝術精神的返歸之途。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2月10日。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展覽現場

許江作為一名油畫家,選擇將他的畫作稱為“山水”,而非“風景”。

“所念皆山”,這種熱愛并非簡單地對景色的欣賞,而是一種深植于藝術家內心的人文情懷。

山與水,在中國文化中,往往被賦予了豐富的象征含義,如山的堅韌、水的柔情,山的穩重、水的靈動。

又如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在許江的繪畫藝術中,始終貫穿著一種原始、狂野、粗獷而又宏偉的山的氣質。這種氣質,如同他的葵,既是他的藝術符號,亦是他的精神象征。

許江畫葵,每一朵都充滿力量,仿佛每一朵都在掙扎、在抵抗,即使面對再大的風雨,也絕不低頭。這種倔強的力量,正如他所畫的山脈,無論怎樣的風雨侵襲,始終堅韌不摧。而這種堅韌不摧,又與葵花的綻放形成鮮明對比??ㄔ趻暝芯`放,山脈在堅韌中矗立,兩者都在一種強大的力量中展現出自己的本色。

藝術家的作品,尤其是早期的城市題材作品,已經顯露出他對山的理解。那種沉重、粗獷、壓抑甚至荒蕪的城市景象,仿佛是山的意志的體現。城市中的高樓大廈、街道和人群,都像是山的一部分,被壓縮、變形,然后置于同一平面上。這種對城市的處理方式,讓我們看到了藝術家對山的理解和感受。

“性本莽山”,這是彭鋒對許江的深刻描述。他的藝術天性和創作理念,都與山有著深厚的聯系。山是穩定的、強大的、沉著的,這與他的個性及其藝術風格相吻合。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強力意志、悲劇意識和浪漫情懷,這些元素都與山的特性和精神相呼應。

然而,“性本莽山”并不僅僅是指他的藝術天性與山的特質相似。更多的是指他的藝術觀念和創作方式,都秉持著一種與山相似或相關的理念。他的作品中的無意識,就是山的無意識。這種無意識,既是個人無意識,也是集體無意識和文化無意識。

在藝術家的畫中,我們看到山河歲月、人世浮沉、周而復始的生命力,萬物之情和人生在世的情懷捏合在了一起。這種感覺并不是通過直接描繪山的形狀或者物的形態來表達,而是通過一種感覺的相似來傳達。這種感覺的相似,讓我們能夠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人類的命運和情感,歷經磨難后的寬恕與慈悲,以及閱盡滄海桑田后的天問。

許江是一位技巧純熟的畫家。然而,他關注的不僅僅是技巧,他更追求的是如何挖掘存在的深度,一種既屬于自我又屬于世界的深度。他在山水中找到了精神歸宿,畫面變成了自我與本我的對話。自我逐漸消融、升華,與山水打成一片。作品隨物賦形,從與物相刃相靡轉向相安相忘。

許江的山水開啟了一個新的境域,物我兩忘,無所不適。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藝術家許江現場導覽

導言

葵園如山

許江喜歡畫葵。他筆下的葵,不僅是植物,也是象征。

許江筆下的葵總是成片出現。即使是獨立的葵頭,也多以成組的形式展出。群葵簇擁,聚成排山倒海的氣勢。

富含象征意味的葵,特別適合做成觀念裝置,就像許江的《共生會否可能》。但這并沒有讓許江停止作畫,因為這件裝置中提出的問題,只有通過繪畫才能找到答案。

許江不停地畫葵。成群的葵頭組成的《葵園肖像》,讓我想起沃霍爾的《夢露肖像》。它們都是頭像,而且以重復的形式出現。

在人們看見消費景觀的地方,??驴匆娏硕U。沃霍爾的作品只有以成群的形式出現才是成立的,而且一定是越多越好。當完全一樣的作品不斷出現的時候,形象就會指向形象而非實在,從而架空了形象,走向了禪,走向了“空”。

許江的葵表達的既是“空”,更是“有”,是“真空妙有”。許江畫葵,表面相似,實質不同。相似的是題材,不同的是形象;相似的是形象,不同的是筆法;相似的是筆法,不同的是情調……我們在許江的葵中沉思得越深,看見的相似與不同就越多。許江借助相似與不同的對比,突顯的是“有”的差異。

或許這就是許江為什么要不斷地畫葵。

許江的葵,以一系列的相似與不同,告訴我們共生會有可能。個人與集體的沖突,在觀念中無解,只能在現實中求解。許江用他的繪畫行動,用他日復一日的勞作,將我們從無解的觀念,拉回到有解的現實,小我還真有可能凝聚成大我。

許江的葵,是一代人的寫照。

所念皆山

中國人愛山。山水不僅是自然現象,也被賦予了人文內涵。正因為如此,山水成了中國詩歌和繪畫的重要題材。

同樣的畫,在西方叫風景,在中國叫山水;同樣的題材,國畫叫山水,油畫叫風景。

風景是一個現代概念,在人離開土地之后才有風景,這種意義上的風景只是觀看的對象。山水不僅是觀看的對象,而且是生存的境遇,是生命的延申。因此,山水不僅宜看宜觀,更是可游可居。風景與山水,不僅是媒介和技法的區別,更是世界觀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許江是一位油畫家,他沒有將自己的畫稱作風景,而是稱作山水。顯然,他看重的不再是油畫媒介和技巧,而是山水精神。對多數畫家來說,技巧十分重要,唯獨許江是個例外,技巧早已過關,他考慮的是如何挖掘存在的深度,一種既屬于自我也屬于世界的深度。

如果說葵是許江有意識選擇的題材,山水則是他命中注定的歸宿,是他的集體無意識的體現。許江是畫家,更是詩人,容易在經典詩文中獲得共鳴,進而“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這種詩意盎然的文化世界,構成許江生存世界的底層。

具有堅強自我的許江,在山水中找到了他的精神歸宿。他的畫幅變小了,畫面變成了自我與本我的對話。自我逐漸消融、升華,與山水打成一片。他不再挑剔題材,而是隨物賦形,從與物相刃相靡轉向相安相忘。許江的山水開啟了一個新的境界,物我兩忘,無所不適,“若久客還家而不能以遽出也”(王履語)。

性本莽山

許江畫葵如畫山。即使是早期以城市為題材的作品,也體現了山的意志。

從山的角度來看葵,看城市,看廢墟,別有一番韻味。

山是許江的無意識,既是個人無意識,也是集體無意識,文化無意識。在藝術中,無意識總會繞過意識的管制,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在許江的畫中看出山的感覺,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當然,這不是說一定得從許江的畫中看出山的形狀。就像衛夫人講書法,“橫”如千里陣云,不能將“橫”真的寫成一片云彩;“點”如高峰墜石,不能將“點”真的寫成一塊頑石。這里的“如”不是形狀相似,而是感覺相似。如果是形狀相似,無意識就不能通過意識的管制。無意識之所以能繞過意識的管制,正因為形狀不似;我們能看出它是無意識,因為還保留了感覺相似。許江的畫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它的天性自張,在于它的本色和當行。我們欣賞許江的畫,是因為其中的本色和當行還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回到真我與真物,如同絕對命令,但不是所有的真我與真物都具有同樣的價值。我們得承認,盡管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就都能獲得成就感;但才用有大小,成就有高低。許江本性如山,注定要有山的擔當。他的作品中的強力意志、悲劇意識和浪漫情懷,奏響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最強音。

(文/彭鋒,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院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際美學協會副會長,中華美學會副會長)

展覽版塊

第一空間《葵園如山》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醉盤》,布面油畫,200×156cm,2017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孤陔》,布面油畫,200×156cm,2018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重穋》,布面油畫,200×156cm,2018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無衣》,布面油畫,200×156cm,2018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葵園肖像》,紙面水彩,64×53cm×75,2018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秋葵會否變紅》,布面油畫,280×900cm,2008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濯纓》,布面油畫,50×300cm,2016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雪平線之二》,布面油畫,50×300cm,2014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煙樹》,布面油畫,200×156cm,2018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采薇》,布面油畫,200×156cm,2018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草風》,布面油畫,200×156cm,2017

第二空間《所念皆山》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谿山新旅圖·又見谿山》,布面油畫,138×90cm,2023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谿山新旅圖·素履》,布面油畫,138×90cm,2023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富春山旅圖·三江芳草》,布面油畫,138×90cm,2023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富春山旅圖·有風南來》,布面油畫,138×90cm,2023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定山春樹(一)》,布面油畫,138×90cm,2023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定山春樹(二)》,布面油畫,138×90cm,2023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幽山》,布面油畫,198×112cm,2022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郁山》,布面油畫,198×112cm,2022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樹山》,布面油畫,198×112cm,2022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重山》,布面油畫,198×112cm,2023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澗山》,布面油畫,198×112cm,2022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壁山》,布面油畫,198×112cm,2023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龍山》,布面油畫,198×112cm,2022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雨山》,布面油畫,178×112cm,2023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瀑山》,布面油畫,178×112cm,2023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湘湖未荷(一)》,布面油畫,138×90cm,2023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湘湖未荷(二)》,布面油畫,138×90cm,2023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荷花池頭(一)》,布面油畫,138×90cm,2023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荷花池頭(二)》,布面油畫,138×90cm,2023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南風》,布面油畫,260×180cm,2017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懸風》,布面油畫,260×180cm,2017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東方葵-橫葵》,布面油畫,280×540cm,2014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東方葵-金塔》,布面油畫,280×540cm,2014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懸葵》,布面油畫,280×540cm,2016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晚風為誰而追》,布面油畫,280×720cm,2009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大北京·鐘鼓樓》,布面油畫,180×180cm,2001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大上?!だ夏暇┞贰?,布面油畫,180×180cm,2000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葵海丹心》,布面油畫,280×540cm,2020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無地花》,布面油畫,280×1080cm,2010

(來源:美術報)

藝術家簡介

許江重磅個展“所念皆山”在北京隆重開幕

許江,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油畫學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第十三、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20世紀80年代初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20世紀80年代末赴德國漢堡美術學院研修。從2001年至2020年,擔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二十年。

曾獲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省首屆教書育人楷模、教育部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等榮譽;并獲“魯迅藝術獎”、“第二屆北京雙年展”佳作獎、“國家教學成果獎”等獎項。

作為中國表現性繪畫的領軍人物,許江的作品應邀參加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圣保羅國際藝術雙年展、上海雙年展等國際大展。新世紀以來,創作“葵園”系列,在國內外多家美術館先后舉辦大型個展,包括“遠望”(2006年,中國美術館)、“被拯救的葵園”(2009年,上海美術館)、“致葵園”(2010年,浙江美術館)、“最葵園”(2011年,蘇州博物館)、“重新生長”(2012年,德國德累斯頓國家博物館)、“精神綻放”(2013年,德國科布倫茨路德維希博物館)、“東方葵”(2014年,中國國家博物館)、“東方葵II——來自葵園大地的報告”(2015年,上海中華藝術宮)、“葵頌”(2018年,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東方葵”(2019年,圣彼得堡俄羅斯國家博物館)、“葵頌”(2019年,山東美術館)、“花的山河——最葵園藝術中心首展”(2020年,杭州最葵園藝術中心)、“遠望者——許江作品展”(2023年,上海久事國際藝術中心)等,其作品被多家國際美術館收藏。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推動者,許江倡導創辦了“上海雙年展”“廣州三年展”“杭州·中國畫雙年展”“中國油畫雙年展”等一系列中國最重要的國際學術平臺。他一直擔任上海雙年展學術委員會主任,并策劃了“影像生存——2004上海雙年展”、“生活在此時——二十九位中國當代藝術家”(柏林,2001年)、“地之緣——當代藝術的遷徙與亞洲地緣政治”(杭州,2003年)、“書非書——杭州國際現代書法藝術展”(I-IV,2005—2019年)和“杭州·中國畫雙年展”(I-VI,2010—2023年)等展覽。

先后出版個人畫冊《棋·紙·藝》(1995年)、《眺望城市》(2001年)、《上海蜃景》(2001年)、《當代藝術與本土文化》(2002年)、《大地上》(2002年)、《遠望——許江的繪畫》(2006年)、《被拯救的葵園——許江新作》(2009年)、《致葵園》(2010年)、《重新生長》(2012年)、《精神綻放》(2013年)、《東方葵》(2014年)、《東方葵II——來自葵園大地的報告》(2015年)、《葵頌——許江作品集》(2018年)、《葵頌六章——許江作品集》(2019年)、《遠望者——許江作品》(2023年)。出版學術文集《一米的守望》(2005年)、《視覺那城》(2005年)、《南山肖像》(2008年)、《本土的拆解與重構》(2010年)、《大學的望境》(2010年)、《遠望者日記》(2010年)、《文與畫》(2011年)、《葵園辭典》(2012年)、《葵園手札》(2014年)、《葵園評說》(2015年)《許江藝術文集》(2018年)、《南山肖像Ⅱ》(2018年)等。主編學術書籍150余種。

[ 責任編輯: ]

相關閱讀

欧美黄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免费看一级黄片你看二级黄色,国产刺激福利在线观看的,欧美日韩xxxxw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