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畫 > 正文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來源: 文化視界 2023-11-06 09:03:43
聽新聞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濟南大明湖歷下亭有一著名楹聯:“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象征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傳承。韓美林有許多作品以“齊魯海右人”落款,面對眾人的好奇與疑問,韓美林說:“那是濟南?!?/p>

那是濟南,是他的家鄉,是他人生啟蒙,讀書識字,打開藝術大門的地方。

1955年,19歲的韓美林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離開家鄉上京求學。此后,無論是歷經生命的極限低谷,還是不斷抵達藝術的高光時刻,87歲的韓美林心中,永遠保留著一塊溫情的沃土——家鄉濟南,那是他真情的“根”,永遠的家……

01 生命的底色

1936年暮冬的一天,濟南皇親巷一棟凋敝的房子里,一個男嬰發出了啼聲。韓美林降生人間。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韓美林的父親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韓美林的母親

幼年的韓美林父親早亡,母親和奶奶把兄弟三人拉扯長大。清貧的生活并沒有澆滅一家人努力生活的志氣,韓美林早早被送入濟南正宗救濟會貧民學校學習。雖然是貧民小學,但韓美林無疑是幸運的。六個班里有三個美術、音樂老師,連訪問過的老師、前輩,都是全國最著名的專家,像李元慶、趙元任、陳叔亮、秦鴻云等,他們都是中國文藝界的脊梁。他們的言傳身教,在幼小的韓美林心中種下了文化的種子。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韓氏三兄弟

跟著教書法的趙先生,韓美林學寫字,學做人;跟著教武術的潘老師,學太極拳強身健體;跟著班主任潘老師,見識到了書法的蒼雄郁勃、直立天地;跟著憂國憂民的正宗小學老師們,韓美林背誦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與精神上的溫飽相對的,是時??湛杖缫驳亩亲?。從上小學開始,韓美林幾乎從未吃過一頓飽飯?;丶业穆飞?,三兄弟經常吃茶館倒掉的茶葉渣子充饑。吃飯有上頓無下頓的人,自然更無力顧及自己的衣著。學童時韓美林穿的鞋子,也是前面露著腳趾頭,后面露著腳后跟。

即便家中清貧,每當學校放寒暑假時,母親硬是口挪嘴省拿出一塊銀元作為束脩,將韓美林送到私墊,跟趙先生專習書法。在這里,韓美林臨摹顏真卿和柳公權,后來練起了“顏魯公”,就再也沒有換帖。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20世紀20年代,山陜會館改為由慈善團體救濟會開辦的私立正宗小學(1949年后改為省府前街小學)圖源雍堅

韓美林進入正宗小學不久,他的穎異的繪畫稟賦便顯示出來。美術老師的不斷稱贊與鼓勵,讓年幼的韓美林為了畫畫癡迷忘情、傾其心力。幽深綿長的皇親巷,時??梢娝脡K石灰和小伙伴們撅著屁股到處畫來畫去。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濟南救濟會“正宗小學”的校址在布政司大街的山陜會館,圖為山陜會館今存的三塊修建擴建捐款石碑

帶著母親和奶奶的關愛,帶著對畫畫的幻想,皇親巷的石頭路成了韓美林最初發表作品的園地,成了韓美林繪畫藝術的搖籃。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山東省府前街路東的皇親巷舊址

02 明朗的天

一九四八年仲秋,古城濟南解放。連日戰火讓僅讀了三個月初中的韓美林輟學在家。為了給孩子找條生活的出路,1949年4月12日,年僅十二歲的韓美林被母親送去參軍,到濟南四里山的“烈士紀念塔籌建處”去當小兵。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小兵韓美林

剛去部隊時,韓美林給萬春浦司令當通訊兵,牽馬、端飯、掃地、送信,小小的個子套在大大的軍裝里,站崗放哨精神十足。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萬春浦司令員

四里山烈士紀念塔籌建處還設有一個雕塑組,組里的成員是從各地調來的。其中有劉素、王昭善、薛俊蓮等,他們有的做雕塑,有的畫油畫。這對于從小就沉迷于畫畫的韓美林來說,無疑是如暗得燈。只要一有空,韓美林就像一塊海綿那樣吸取著這里的一切,他的人生轉折點就在這里。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濟南四里山烈士紀念塔圖源網絡

在烈士紀念塔,薛俊蓮老師將韓美林當作美術學院學生,讓本來就有畫畫天賦的韓美林拿起了油畫筆,韓美林撕開自己的床單當畫布,畫了平生第一幅油畫——斯大林肖像。萬司令也看出了韓美林對畫畫的濃厚興趣,當兵不到半年,就把他調到浮雕組,給那些藝術家當了通訊員。韓美林在雕塑組與幾位藝術家朝夕相處,一下找到了精神生命的樂土,藝術靈魂的家園。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13歲的韓美林(左一)與戰友

軍營的生活,磨礪著少年韓美林的膽魄。雖然在烈士紀念塔籌建處待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但諸多美好的記憶卻在韓美林的血管里永恒地流淌著,影響著他后來的人生態度。

03 藝術鋒芒初露

1951年,韓美林轉業分到濟南市文化局話劇團,擔任舞美和演員。1952年,全國文工團解散,韓美林被調到南城根小學教美術。

16歲的韓美林比學生們大不了幾歲,從未經過科班訓練的他備課極認真,用科班學生才能得到的專業方法訓練著一群十幾歲的孩子。粉筆在黑板上徒手畫圓,仿若圓規劃出的圓瞬間征服了全班同學。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韓美林在濟南南城根小學任教

不久,南城根小學的師生們就都喜愛韓美林這個多才多藝的小老師。除教美術外,韓美林還給學生教歌,排演話劇。南城根小學所在區的文教部門,見韓美林美術課教得好,就組織全區小學的美術老師,來校進行觀摩教學,并由韓美林主持集體備課。

在南城根小學執教不到三年,韓美林便小有名氣,時常被邀請去寫大字、繪大畫。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韓美林《繪畫基本知識》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韓美林《小學圖畫教學參考畫集》

1954年,不斷在美術教學和創作中嶄露頭角的韓美林,應山東人民出版社之約,先后出版了《繪畫基本知識》和《小學圖畫教學參考畫集》兩本書。其中《繪畫基本知識》第一版就賣出十萬冊。韓美林很快在濟南教育界炙手可熱,被稱為“少年天才”。

04 趕考路上的“三級跳”

韓美林人生中第一個貴人,應該就是南城根小學同事李淑華介紹的樂薇,她是上海美術學院學生,因病休學于濟南老家,韓美林經常去她那兒求教。

樂薇扎實專業的美術功底給予了韓美林很多繪畫的建議,熟稔的美術史故事也讓韓美林受益匪淺。一天,樂薇說要把全部的書和畫材都送給美林,但希望韓美林答應她一個條件:報考中央美術學院附中。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中央美術學院新生合影,周令釗老師(二排右六)與韓美林(二排右一)

1955年,經過緊張的應試復習,韓美林踏上了北去的列車。來到了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找到了樂薇的高中同學寧珍。寧珍帶著韓美林去見中央美術學院龐熏琹教授,龐熏琹教授看過韓美林寄來的作業,給出的建議讓他大吃一驚:“你的作品我看了,是有發展前途的。我建議你直接報考大學?!?/p>

“這……”韓美林語塞的同時,心中打起了小鼓:我連初中都沒上完,就直接考大本,無疑是沒學會爬就要“跑”,連跳三級,這不是要我的小命嗎……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韓美林學歷表(中央美術學院教務處藏)

這時,距離高考只有21天。韓美林卻被“逼上梁山”。

為了復習功課,只上過三個月初中的韓美林重回濟南,“頭懸梁,錐刺股”,心無旁騖潛心攻讀??荚嚽耙恢?,他進京適應環境,每晚開著“夜車”,疲憊到極點。神經緊繃,看書、思索……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青年韓美林

韓美林考完后,一出考場,只覺兩腿哆嗦,剛走了幾步,眼冒金星,接著兩眼一黑,猛地暈倒在地。醒來的韓美林,因勞累過度,假盲了八天。

半月后,錄取通知書寄到老家濟南,韓美林以第八名的成績考上了中央美術學院。

1955年秋,19歲的韓美林收拾行囊,離開家鄉濟南,開啟了自己波瀾壯闊的藝術人生。

這個濟南走出來的韓美林,成為了山東的韓美林、中國的韓美林、世界的韓美林。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2023年11月10日,由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濟南市美術館、韓美林藝術基金會承辦的“韓美林藝術展”,將在濟南市美術館隆重開展。

此次展覽,是韓美林自1955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后,第一次回到家鄉舉辦展覽。

當年從濟南走出的青蔥少年,歸來已是聞名遐邇的藝術大師。變化的是藝術功力的日臻成熟,不變的是那份爛漫天真和對藝術的熱情癡迷。

如今,耄耋之年的韓美林帶著他盈箱溢篋的作品回到故鄉,為家鄉父老獻上一道水墨丹青的文化盛宴,希望為故鄉濟南的文化傳承,城市軟實力提升,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誰不說俺家鄉好,文潤古今、泉甲天下的濟南,不僅是韓美林魂牽夢繞的故里,也是他藝術起飛的支點。本次濟南“韓美林藝術展”,觀眾在欣賞醉墨淋漓的同時,將共同見證一顆藝術之苗在濟南這片文化沃土上獨木成林的藝術奇跡。

(來源:韓美林藝術基金會公眾號)

藝術家簡介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到濟南,尋覓韓美林的生命底色與藝術之根

韓美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他是一位在繪畫、書法、雕塑、設計、公共美術等領域孜孜不倦的開拓者,同時也是陶瓷、民間美術等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傳統傳承與創新的代表人物。尤其致力于汲取中國兩漢以前文化和民間藝術精髓,并體現為具有現代審美理念和國際通行語匯的藝術作品。2018年又榮獲國際奧委會“顧拜旦”獎章、“韓國文化勛章”。2019年榮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 責任編輯:陳雅雯 ]

相關閱讀

欧美黄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免费看一级黄片你看二级黄色,国产刺激福利在线观看的,欧美日韩xxxxw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