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開2023年的日歷前
我們終于迎來中國空間站的全面建成
600多天里 中國空間站用近萬圈飛行
在近地軌道刻下年輪
伴著這顆“星”的
是全國各地“追星人”的日夜守望
他們用鏡頭 記錄無數“最”時刻
【“最浪漫”:與日月同輝】
億萬年來恒久不變升起的日月
見證“中國宮”毫秒間的掠影
2022年5月23日,中國空間站“凌日”圖(網友159******97 提供)
2022年7月12日,在廣東化州拍攝到中國空間站從月球表面“掠過”(曾響 攝)
2022年9月2日,在江蘇鹽城上空拍攝到的中國空間站“凌日”(陳可 攝)
【“最自豪”:我們在這里與國門同框】
2022年年初 一組“我們在這里與國門同框”刷屏全網
“追星人”的足跡遍布黑龍江綏芬河、云南河口、深圳羅湖
還有珠穆朗瑪峰
2022年1月18日,“追星人”在西藏日喀則“打卡”珠峰高程測量紀念碑(宋鑫 攝)
中國空間站飛越內蒙古二連浩特國門上空(郭鵬杰 攝)
中國空間站飛越新疆霍爾果斯口岸(盧斌 攝)
【“最青春”:菁菁校園上空有顆“星”】
2022年春天 “追星人”的作品
登上了“宇宙級”課堂
仔細看
是多所高校與空間站的“合影”
2022年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地面主課堂現場畫面(資料圖片)
不僅如此
心懷星辰大海的青少年們
也早早加入了“追星人”的行列
“中國空間站就是夜空中最美最亮的一顆星”(董晗諾 10歲 攝)
“中國空間站與國際空間站從云層中相繼躍出,一并劃過天空”(李沛澤 16歲 攝)
“看著中國空間站,真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圓飛天夢”(梁云鵬 11歲 攝)
【“最碰撞”:“中國宮”與古老遺跡同框】
當“中國宮”飛越神州大地
現代科技與古老文明展開了跨越時空的對話
2021年9月1日,中國空間站與頤和園十七孔橋“同框”(鄧忠 攝)
“我來到頤和園架設了兩臺相機,一次性從兩個角度拍中國空間站過境”(耿夏 10歲 攝)
【“最南端”:海灘上奔跑的孩子們】
去年金秋
參加“少年拍天宮”活動的學生們來到海南文昌
聽講座、學拍攝、看發射、拍天宮
2022年11月1日,中國空間站過境海南文昌(朱進 攝)
【“最寒冷”:酒泉冬夜望星空】
冒著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
“少年拍天宮”一行來到甘肅酒泉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歌唱的孩子
與“時代楷?!蓖趵^才同志的妻子王仕花同行
見證夢想的種子又一次開出花來
2022年12月3日,神十四返回前夕,中國空間站過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謝集瀟 攝)
2022年12月3日,中國空間站飛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上空(李永剛 攝)
【“最清楚”:天文望遠鏡中見真容】
愛好者們自編程序
控制天文望遠鏡自動跟蹤拍攝中國空間站影像
隔著400公里
太陽翼、機械臂清晰可見
2022年4月21日,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組合體影像(劉博洋 攝)
不同時期的空間站組合體(徐成城、朱一靜 提供)
2023 新的一年
“追星”不息
追夢不止
(來源:新華社)